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佛學詞典.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佛學詞典. Show all posts

Wednesday, November 18, 2015

涅槃

滅卻煩惱的狀態,為四聖諦的滅諦,是滅除貪欲、瞋恨、愚癡、無明、邪見、是非、煩惱的一種寂滅無染、物我雙亡、圓滿光明、自由自在的世界。生與死是人生的兩大課題:生從何來,死往何去?

即嫌惡諸苦之無量過患而欲出離之善的精神作用。為心所之名,與慧俱為無貪之一分故,無別體。


令心專注於一對象而達於不散亂之精神狀態,通稱為定。定與戒、慧同為三學之一,為佛教實踐方法的大綱。


即身心適悅的感覺,為五受根之一,故又作樂根。若由身心上區分之,於身體上的適悅感受曰樂受;於心靈上,則稱為喜受。樂總為一切善業所引生的果報。


又作止寂、等觀。即止息一切想念與思慮,使心歸於專注一境之狀態。


即於順境,其心適悅之感受。為五受之一。


正智

又作諦意,為八正道之一。如實憶念諸法之性相而不忘失,稱為正念。淨土宗則謂,面臨諸種遭遇,能心不錯亂顛倒而一心念佛,稱為正念。

正智指契於正理的智慧。據《因明正理論》載,即如實量知諸法的自性差別之智,為離染緣以到達涅槃之智慧。



正念

又作諦意,為八正道之一。如實憶念諸法之性相而不忘失,稱為正念。淨土宗則謂,面臨諸種遭遇,能心不錯亂顛倒而一心念佛,稱為正念。


正思惟

又作正志、正分別、正覺或諦念,為八正道之一。即思考真實的道理,也就是遠離貪欲、瞋恚、害念等邪思,而對無貪、無瞋、不害等生起思,稱為正思惟。


斷滅論

又稱斷見,為五見中的邊執見之一。邊執見又作邊見,為偏執於一端之見解;如認為人死後仍常住不滅,此稱為「常見」;認為人死後則斷絕,此稱為「斷見」。根據《大毗婆沙論》卷二所載,諸惡見雖有多種,皆不出有見、無有見二見之中,有見即指常見,無有見即指斷見。以上二見皆為邊見,因此佛陀主張離常離斷,而取中道。


隨著生命的逝去,生理機能逐漸衰退,便是「老」;最後呼吸停止,諸蘊離散,身壞命終,則是「死」。不過,老死並非有情的全部滅亡,老死的是色身,生命仍不斷地流轉。

轉迷而還歸寂滅,稱為「還滅」。依「十二因緣」說,人的生命源於無明、造作,故而有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生命的流轉,如此順觀十二因緣稱為「流轉門」;

反之;無明滅,則行滅、識滅、名色滅、六入滅、觸滅、受滅、愛滅、取滅、有滅、生滅、老死滅而得解脫生死,如此逆觀十二因緣稱為「還滅緣起」。




老死

隨著生命的逝去,生理機能逐漸衰退,便是「老」;最後呼吸停止,諸蘊離散,身壞命終,則是「死」。不過,老死並非有情的全部滅亡,老死的是色身,生命仍不斷地流轉。


指由過去所造作的業力而引生來世的果報。根據《俱舍論》卷九的說法,這是指在未來世托胎結生的一剎那。而唯識宗則從廣義的解釋,認為從「中有」至「本有」尚未衰老之間,都是屬於「生」。


存在的意思,與「業」的意義相通。指由於愛著馳取,產生「縱我役物」的行為,而構成潛在的業力。這些業力所招感的苦樂果報,是相續而生,不會亡失的,所以稱為「有」。


執著的意思。取是以自我為中心,對所有事物不顧一切的攀緣追求,而引發三業活動,並造成未來身心的種種煩惱痛苦。取有四義:

  (一)欲取:對五欲或色聲香味觸等五塵生起追求的欲望叫欲取。
  (二)見取:謬解正理,如對五蘊產生我見、邊見,妄計取著叫見取。
  (三)戒取:執取許多不合理的戒律叫做戒取。
  (四)我取:對所愛的事物生起我和我所有的執著,如我執、我見、我慢、我法、我語等,稱為我取。


貪愛、染著的意思。指對於苦樂等感覺進一步產生愛憎等精神作用。《增支部》經典說:「愛可生愛,亦可生憎;憎能生愛,亦能生憎。」在佛法看來,愛與憎有如手心與手背,是一體的兩面。


即領受,是領受外境而感受苦樂等感覺的精神作用。


指出胎後,六根與外境接觸而產生的一般認識作用,也就是根、境、識三者和合而起的知覺作用。


六入

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名色

為名與色的並稱。名,是心的精神作用;色,是有質礙的物體,二者是構成有情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