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妙問妙答.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妙問妙答. Show all posts

Saturday, November 14, 2015

何謂持六齋,或十齋?

「念佛之人,當吃長素。如或不能,當持「念佛之人,當吃長素。如或不能,當持六齋,或十齋。【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為六齋。加初一,十八,廿四,廿八,為十齋。遇月小,即盡前一日持之。又正月,五月,九月,為三齋月。宜持長素,作諸功德。】


「見性成佛」這句話怎麼理解嗎?

「見性成佛」這句話並不完整。應該說,「見性」是成佛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足條件。因為成佛必然見性,見性未必成佛。理由是:

 (一)「見性」就是指明見諸法性空之理,「性」指人和萬物的本性。這種本性就是空性,如六祖《壇經》所說:「汝之本性,猶如虛空,了無一物可見,是名正見。」這種「見性」成就,在見道位就可以獲得,見道也稱見真性之道。但見道只能破斷見惑,斷不了深層的修斷煩惱、所知二障,要成佛,在見道的基礎上還要經過十地修道。

 (二)「見性」的「見」是指智慧正見,它只是成就佛的斷、悟智慧法身的因緣,而不是報身、化身的因緣。所謂成佛,不但要有斷、悟法身成就,還必須要有報身、化身成就。這報、化身的因緣是施捨、持戒、修忍等廣大利益眾生的福德資糧,如果修不夠色身因緣福德資糧,雖然見性,也永遠成不了佛。這是一切大乘經論所持的同一觀點。


 (三)聲聞、緣覺二乘的證道者,也能得到見性成就,否則就成不了四聖果。但如果二乘人要成佛,還必須從大乘資糧道修起,修得福慧雙資糧圓滿後,才能成佛。所以說,「見性」只能成半個佛。修福慧二種資糧,成就佛的色法二身,這是大乘佛教的共同規律。


如何看待佛法現代化的問題?又如何著手進行?

佛教千百年來的弘揚,始終遵循著契理契機的原則。如今,整個社會都已進入現代化的進程,現代的生活方式已代替了以往傳統的生活方式。如何看待佛法現代化的問題?又如何著手進行?

佛法教育、傳播手段當然也要跟上時代發展。

教確實面臨一個如何與整個社會的現代化進程相協調的問題。在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佛教應該而且必須借助於現代化的各種手段來弘法利生。但這一切的前提必須是:佛法絕不能以喪失自身的原則為代價去迎合世人;佛法也絕不能以降低自身的水準為條件,一味遷就現代人的各種生活習慣、思維習慣。在這些前提下,我們歡迎一切現代化的弘法方式。但最主要的指導思想依然是,佛法的思想如果不能穿透時空的迷霧,佛法如果沒有揭示出宇宙的終極真理,佛法如果還要隨著世人分別念的改變而相應地被其所化,並不能化導世間學問與世人思想的話,這樣的佛法又怎能配稱為最究竟的智慧?故需要現代化的不應該是佛法的本質、佛法的思想,而應是把這一本質、這一思想盡最大可能傳播開來的工具;並且我們必須保證這種種現代化的工具不會日益侵蝕掉佛法的精髓,它們不應該喧賓奪主,它們只能被佛法所統帥,不能反而淩駕到佛法頭上。
如今的時代早已是科技的時代、電子的時代,為隨順世人日益變換的接收方式、聯絡及溝通媒體,佛法教育、傳播手段當然也要更上一層樓,以免落伍、跟不上時代發展。

(二)有可能產生的問題。

不過話又說回來,對這一過程中有可能產生的問題,我們也有著清醒的認識。畢竟,現代化的字眼背後絕不意味著毫無瑕疵、一片光明、皆大歡喜。
比如網路的應用就存在一些問題。佛教徒本應用它來搜集資料、解疑答惑,或開展網上教學、遠距離傳法等活動,但現在只要上網流覽一下就能發現,很多網站、很多網友都已把網路所提供的方便用來進行各種無聊的個人宣傳、個人攻擊以及庸俗的聯絡交友。再加上很多人把嚴肅的佛學辯論變成低俗的攻訐謾罵,凡夫的分別念原本就很增盛,大家又缺乏正知正見的引導,這樣一來,網路所提供給人的方便就要大打折扣了。何況對一個修行人來說,依止師長是非常關鍵的,藏傳佛教中要求弟子與上師之間應至少相互觀察三年。而在網路的虛擬現實中,這一條件如何得以落實?更何況一些佛教徒還通過網路學到了很多不好的東西,諸如增長了貪心、混淆了法與非法的界限、腦子裏塞進去一大堆無用而有害的垃圾、沉溺於遊戲等,這些都是我們在利用網路這一新媒體時所應注意的問題。



(三)用通俗易懂的現代語言對佛法進行詮釋的問題,也需從兩方面進行考察。

我們當然不反對用現代人容易理解的話語去解釋佛法。但我們擔心的是,佛經、佛法的原意會不會被有些人在這一過程中有意、無意地加以篡改。如果有人僅僅為追求所謂佛經語言的現代化,就捨棄了佛法的本來意蘊,只以自己的分別念為主幹,將自己的理解硬填充進佛法中,並以此而贏得了某些現代人的好感,則這樣的「通俗易懂」絕不應是我們奮力追求的目標。

背離了佛法的經教,剩下來的凡夫的分別念,不論在詞語上多麼貼近現代人的閱讀習慣,在思想上多麼富有所謂的現代氣息,其價值也無絲毫可取之處。《三摩地王經》中云:「眼耳鼻非量,色聲意也非,若此為正量,聖道復益誰。」這裏已非常清楚地指出了凡夫的分別念根本就是不可靠的。

因此,如果不依據佛陀的本意解釋佛法,只知用自己的分別念妄加揣測,如此這般的弘法方法怎能利益眾生。況且佛法中蘊含著非常深奧的道理,如佛經中云:「一根發塵端,不可思議剎,各形皆不一,彼等無混雜。」遇到這樣的道理時,世間語言恐怕難以揣測到如此高深的境界。此時為了隨順受現代物理學、天文學薰陶而長大的現代人的理解習慣,我們是不是要把這種不可思議的情境通俗化為二維空間、三維空間等的領域?以它們來類比佛教的時空觀是可以的,但不要讓人產生一種錯覺,以為科學才是衡量一切,包括衡量佛法的杠杆。現代科學在很多領域都無法與佛法相匹敵,而佛法中更有太多超離言語名相的地方。習慣於以通俗易懂的現代語言對佛法進行詮釋的人們,在碰到這些地方時,是要讓現代人感到佛法的不可思議,還是要讓他們感到佛法的不可理喻?當然,如果能在不改變佛法本義的情況下儘量使用現代語言,則是值得讚歎、稱揚的一種智慧之舉。



(四)人間佛教的建設綱領。

原本人間佛教的提倡是要把佛教從單純的書齋式研究、日漸繁瑣的學術化氣息、僅限於寺廟內部的流通、神神道道的怪異景觀、僧人遠離社會人群只進行逃避現實的所謂個體修煉等負面現象中解脫出來,並不是無原則地要把佛教硬塞到社會中去。在與社會相融合的同時,佛法提升整個人群精神境界、素質的任務,絕對不可「同流合污」一般地被世俗之海完全淹沒。而且歷來舉揚人間佛教大旗的漢地諸大德都是這麼孜孜不倦地獻身於佛法的弘揚與普及,並且已為佛教的振興打下了相當的物質及群眾基礎,他們將佛教從神學殿堂、純學術殿堂、偶像崇拜殿堂拉回現實人間的努力早已是有目共睹、成績卓著。但現階段一些提倡人間佛教的人士,卻有些背離先行者的既定方向,他們往往從皮毛上理解「人間」二字的含義,以為人間佛教就意味著佛教的極度世俗化。在「法法皆是佛法」的幌子下,他們庸俗化地誤解了「佛法不離世間覺」的本意。對普通凡夫而言,在他們簡單化地高舉法法皆是佛法這面旗幟的同時,不知他們是否已去除掉自身的執著與分別念?在未斷除執著與分別念的前提下,法法皆是佛法的提倡,很容易就會被人們用來裝飾自己世俗化的種種言行,還美其名曰「佛教現代化」。



續佛慧命之基礎在寺院,在發揚講經說法、聞思實修之傳統的寺院,按嚴格標準培養出一批批能弘法利生的僧才,佛法如果只知入世、不知出世為何物,這樣的佛教豈不是要讓人永遠深陷於輪迴的泥淖。那我們就沒有必要再去學佛,因它跟一般的世間倫理、道德、哲學以及一切自然、人文學科已無有什麼不同之處。

其實人間佛教宣導人之一的太虛大師,早就預見到了這一理念有可能被人庸俗化的後果,他在十九世紀的二三十年代就指出,他所謂的革新佛教應「是以佛教為中心,而適應現代思想文化所成的新佛教,」如果「失去了佛教中心的思想信仰,」流於極端世俗化,則也就失去了佛教存在的意義。他還具體指出了人間佛教的建設綱領:個人由奉行五戒十善開始,進而四攝六度,信解行證而成佛果;同時每個人都要「去服務社會,替社會謀利益」,一方面以個人人格影響社會,一方面合力淨化社會,以達成建設人間淨土的目標


一個佛教徒,除非他已然是個大成就者,否則剛一開始學佛修行就在滾滾紅塵中摸爬滾打,最終的結果恐怕不會是一個歷經千錘百煉的修行人的脫穎而出,倒是一個與凡夫俗子無什兩樣的「現代人」的長大成人。佛法如果為了吸引現代人,為了不被現代人譏笑為落後,為了暫時籠絡住不願遵守戒律、不願苦行修道、不願聞思深奧難懂的佛理、不願與自我作最頑強鬥爭的某些現代人的思維習慣、行為方式,為了整個世界都已越來越物質化、機械化,為了人們的欲望越來越增盛、性格越來越懶散、我執越來越嚴重,就放棄了嚴格的戒律、修行者必須多年聞思修的要求,以及思想與行為上必須克服種種人性弱點的修行過程,而一味投身於世間的濁流,那麼不管你給它此刻是安一個佛教現代化的名稱,還是賦予它人間佛教的美名,都不能改變一個也許用不了多少時日就會暴露出的事實: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在佛法與現代生活全方位擁抱在一起的時候,佛法如果主動讓出了自己的尊嚴與駕馭權,最後的結果便只能是形象佛法的大量應世,以及佛法與世間法則的同流合污。


「萬法唯心」是什麼意思?

「三界唯心」是佛陀在《大乘入楞伽經》中說的一句話。但對這句佛語的解釋上,中觀論師和唯識論師有很大的分歧。中觀家認為這句佛語是權變之說「不了義」,唯識家認為是究竟「了義」。

 中觀家為什麼認為這句佛語是不了義呢?因為按了義角度解釋,就要犯否定客觀外境存在,墮入外道數論派「神我」說的邪見,但佛是遍知者,絕對不會犯這樣的錯誤。因此,佛說這句話是針對外道造物主創世說的一種權變之說。佛說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三界並非神造,而是心造。」 「心造」就是「業造」,因為無心不會有業,業是意識操縱下的善惡和中性行為。唯識家認為,「三界唯心」這句話是究竟了義,並非權宜之說不了義。以佛陀的這句話為根據,建立了「境空識有」的唯識觀。

 對「三界唯識」這句佛語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從發生學的角度解釋此話,認為這句話是「業創世」說的同義語。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器世界和眾生都是眾生共同和各自的業力形成的,業是無明心支配下的行為,從業的發生根源上說主體是心,故說「三界唯心」。從發生學的意義上解釋,並不排除與意識相對的客觀存在。另一種是從存在本質的角度上解釋此語,認為「三界」的本質是觀念性的存在,沒有客觀物質世界的存在。前一種解釋出於中觀派,後一種解釋出於唯識派

但對觀念性存在中的「觀念」,究竟是指集體觀念還是個體觀念呢?從經典唯識派的意向來看,是指眾生的個體觀念。例如在《菩提心疏》中說:「雖然是一物,各見所不同,甲見為美色,乙見卻相反。」對同一事物,美醜各見不同的事實,是唯識派否定客觀存在的主要論據,眾生各見不同,也說明了唯識的「識」,指的是眾生個體的識,個體的觀念,並非集體的「共識」和「共同觀念」。若承認眾生「共識」和「共同觀念」,就不可能產生對同一物件美醜所見各不相同的情況,若眾生有「共識」,對同一事物,大家所見相同,也就無法否定客觀存在,因而,唯識說也就難以成立。



 但從承認客觀存在的中觀派看來,沒有個體意識為基礎的所謂「集體意識」,「共同意識」是不存在的,把一切存在說成個體意識的反映和個體觀念性存在也是與理相悖。

不妨舉個例子,例如說外境客觀存在,僅僅是一個個體人的意識外觀,或者觀念性存在的話,那麼,某甲未出生前和某甲死後,某甲所處的家庭環境和山河國土等是否存在呢?若存在,怎能說是某甲的「意識外觀」或者某甲的觀念性存在呢?如果說不存在,就等於說某甲死亡的同時,整個世界也毀滅了。這符合事實嗎?難道某甲未出生之前,某甲的父母親也不存在嗎?


如果說,眾生的意識是同一個意識,某甲、某乙個體的存在與否並不影響「共同」觀念世界的存在的話,也避免不了更大的違背事實的過錯。假若眾生是「同一個意識」的話,一人快樂,就該大家感到快樂,一人覺悟成佛,就該一切眾生同時成佛,一人有殺人之心,眾生都有了殺人之心。這符合實際情況嗎?現在有些講唯識的人說什麼「三界充滿了我們的心」,「除了我們的心,什麼也不存在」。這種說法離經典唯識論的觀點更遠,和外道數論派的「神我觀」走到了一起。我們稱這種唯識觀為「庸俗的唯心主義」。因為,經典唯識論在唯識觀的解說上有一套比較嚴密的思辨理論,有它解釋得通的理由,但現在的庸俗唯心論就連自己也不能自圓其說,與經典唯識論不可同日而語。


生命轉世之說,如何證明?

生命轉世、無始無終的觀點是一切宗教的基礎,也是佛教的思想基礎。

若轉世的觀點不能成立,佛教的思想基礎就會產生動搖。

因此,對生命轉世的問題,要從邏輯推理和現實證明生命轉世的方法。

(一)生命具有先行同質因。

 一切事物都是眾緣合成的,事物形成的因緣是「因」,事物本身是果。事物從本質上分兩類,一類是物質,一類是精神。物質實體都是物質的基本分子集聚的物質眾緣和合體,精神、意識是以極短的時間為單位的生滅連續不斷的「意識續流」,如河流、電流,前一剎那意識的同質因,後一剎那意識的同質果。剎那意識,前後相續,因果接連不斷,便形成了生命意識之流。

瓜種生不出豌豆,石頭變不成花草,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任何事物無因不生,異因也不生。人的意識,也是無因不生,非同質的異因物質也無法生出意識。意識和物質,雖然相依,卻非同質。意識中生不出物質,物質中也生不出意識,因果同質性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從因果必然同質之理可以推出,人的意識的前因必然是意識而不是物質。既然人的意識的前因是同質的意識,人在母胎中形成時的第一剎那的意識的前因是從何而來呢?作為人的有形的物質肉體,其同質的物質因來自父母的精血,與肉體相連而性質完全不同的意識,不會沒有同質先前因,這先前因若不是前世的最後一剎那意識,還會有什麼呢?


 (二)續流先前因。

 意識不是物質分子集合體,而是先後相續不斷的續流——意識流。既然意識是續流,不是突然生出,突然滅亡,而是一種與時間相同的無始無終的生滅連續過程,既然是前後相續的過程,怎麼會沒有先前之流和後續之流,只有現時之流呢?以現實的意識為例也能證明意識先後相續的道理。如識別作用和回憶都離不開先前意識,知識和經驗的積累,也是先後意識連續不斷的證明。意識續流的每一個階段,都是總體意識續流的一個時段,現時生命,從生到死,這一時段也是生命自身總流轉過程的一個時段,並非全過程。


 (三)習性規則。

 生命活動中的每一種重複的實踐,會變成習性。這種習性,也稱本能。牛犢和象仔剛生下幾分鐘就會尋找母乳吃奶,人和動物的異性相求,也不需要誰來教。這都叫作本能。這種本能習性若無先前的實踐活動,怎麼會形成呢?機器人為什麼沒有本能?本能習性是實踐中形成的,因此,幼兒和初生動物身上現出的本能習性,也必定有先前的實踐活動。若有先前的實踐活動,初生生命的先前實踐活動,不在前世,又怎麼可能在今世呢?



(四)前世回憶。


 「回憶」是指對過去經驗的事件的回憶。沒有經驗過的事情不會有回憶。現實世界中有許多回憶起前世的兒童,有許多根據回憶認定前世住址、家庭、親人的國內外事例,古今中外的傳說記載,何止一二。即使是不承認定中回憶,也無法斷然否定許多兒童憑回憶認定前世的事例。通過邏輯推理和現實事例,完全可以證明生命轉世理論的正確性,能證明生命定有前世,也同樣可以證明,生命定有後世。


「學佛以心為本」的說法和「萬法唯心」的說法,意思是否相同?

「以心為本」和「萬法唯心」含義完全不同

學佛「以心為本」是佛教界各派的同一觀點,而「萬法唯心」只是唯識派一家的觀點。

「以心為本」的觀點,並不排除思想意識以外的一切的法,即客觀世界的存在,但「萬法唯心」的觀點,排除了除思想意識以外的一切客觀存在,即「境空識有」。因此,不能把這兩種說法混為一談。佛教從本質上來說,是以「脫苦得樂」、「去染還淨」為終極目標的一種意識形態體系。「苦」與「樂」是思想感受,「染」與「淨」是心性的狀態。因此說,學佛的根本是「心」。又因為,生命流轉的本質是苦,受苦的根源是煩惱和造業行為,而「煩惱」是受染心的心理活動表現,造業行為是受思想意識支配的身、言活動。二者又離不開「心」,學佛修行的根本是「修心」

因為,「心明」才能分辨是非善惡,「心善」才會棄惡揚善,「心誠」才能精進學修,「心慈」才能利樂眾生。「入定」是散亂心的排除,「見性」是心智功能的質變。「神通」是定心的功能,成佛是兩種「菩提心」的結果。事事處處離不開心,受心的影響,所以說,「修佛以心為本」。「以心為本」這句話只是點明了心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並沒有否定「心法」以外的「色法」、「不相應法」和「無為法」的客觀存在。


「萬法唯心」指的是哲學上的一種見解,這種觀點認為一切外境事物都是思想意識中的境識的顯現,猶如夢中境物,心物無二。正宗的唯識論,對境空識有,識境無二等有一套比較嚴密的思辨方法。不像當今的庸俗的唯心論那樣,公然否定客觀事物的存在,把山河大地都說成是自己心識的顯現。這種觀點不但違背科學,就連佛教中的中觀、經論派、毗婆沙派都不予承認。這種觀點,經不起考察辯論,若略做考察,便見漏洞百出。


有人說:「佛教只關心來世,不關心今世。」這話對嗎?

這種說法是非常錯誤的。來世是今世的繼續,今世是過去世的來世。三世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三世」代表生命流轉的全過程。

佛教所關心的是一切生命流轉中解脫昇華的特殊過程。「整體」觀念是佛教哲學的一個最大特點。那種只考慮今世利益而不考慮影響到來世善惡結果,只考慮今世的苦樂處境而不追溯過去世的因緣,是一種「見樹不見林」的局部觀念。世俗觀念的階段性和支離破碎性就表現在這類問題上。佛教來世的幸福並不是一種虛幻的追求,而在建立在今生今世的道德基礎上的造福行為。這種造福的高尚道德行為,利己利眾行為,本身是立足於現實,有利於自己和社會的今世見效行為。換言之,你怎樣對待別人,你就生活在怎樣的世界裏;你善待別人,別人才可能善待你;害人就是害己。所以,五戒、十善既有利於今生,也有利於來世。如人的高尚行為對家庭、社會造成的利樂,和人類道德的墮落所引起的犯罪行為對自己和社會造成的禍害。

可惜世俗的眼光只覺察到這種今世的利害現象,認識不到長遠的利害關係,因而也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這類問題。佛教則是讓我們看遠一點,從根本上解決今生和來世的問題。


Friday, November 13, 2015

有人說:「佛教是嚮往來世,不重視現實的消極宗教。」這話是否有道理?

有人說:「佛教是嚮往來世,不重視現實的消極宗教。」是外人對佛教缺乏瞭解的不適當的評價。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佛教是「立足現實,追求長遠」的一種高瞻遠矚的智慧性宗教。


佛教的目標體系有世間出世兩類。世間目標是脫離畜牲、餓鬼、地獄三惡道,爭取轉世人天二道和人天之中的富貴、快樂的人天之身。出世目標又分無苦、涅槃和成佛兩種。佛教是因果論者,任何一種目標都是建立在實實在在因緣基礎上的,也就是說來世的優勝轉世和解脫成佛的目標,都是建立在今生今世的道德行為基礎上的。佛教徒的一切行善利眾的道德行為,長遠目的雖然是為了來世的幸福和永遠離苦得樂,但善行道德本身也有利於今世的生活。行善利眾行為,對現實社會和眾生有利,也對本人有利,如行善利眾之人,在生活中倍受人們的尊敬愛戴,人緣好、辦事順,自己今世的的生活當然蒸蒸日上。


只關心眼前利益的「近視眼」,目光短淺,缺乏長遠的目標,因此也處理不好眼前的事情,如為眼前的經濟利益,瘋狂地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為人類生存帶來長遠的危害,和不相信死後的善惡報應而肆無忌憚地進行危害人類社會的犯罪行為等,都是愚昧短見的現實例子。


目光遠大的人,為長遠利益著想,不會斤斤計較眼前利益,佛教徒為來世和永世的幸福,為眾生的幸福,淡化和放棄自己眼前的利益,正是佛教偉大的價值觀的體現。如果這種對人類社會生存發展有益無害的價值觀被視為「消極」的話,那麼什麼是「積極」的呢?難道像野獸似地殘酷爭奪生存空間,不擇手段地在名利場上進行競爭,才是值得提倡的積極的價值觀嗎?


佛教善惡的標準是什麼?

從善惡的概念界定講,導致快樂的思想行為是善,導致苦難的思想行為是惡 。

從思想感情來說,貪心、嗔恨心、不分善惡的無明心,我執、法執等邪見,嫉妒心、傲慢、自私等屬於惡;無貪心、無嗔恨心、無無明邪見、知羞恥心、平等心、慈悲心、自知自律心、尊敬愛護眾生心等都屬於善心。

從行為方面講,殺生、盜竊、淫亂、說謊、挑撥離間、惡言傷人、撥弄是非等違背道德和法律,危害社會和眾生的一切行為都屬於惡行;不殺生、不偷盜等十善行,遵守道德、法律,做有利於社會安定、繁榮、昌盛、眾生幸福快樂的一切行為都屬善行。


小乘和大乘佛教在善惡的標準方面有所不同,小乘認為:不傷害別人的行為是善行為;大乘則認為不傷害別人並不等於有利於眾生,善的標準應該是有利於眾生,使一切眾生得到幸福和快樂。


學習佛法能解決什麼問題?

學習佛法能解決自利、利他的大問題。從利益的性質分,又可分為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兩種。 眼前利益是增上生:今生過好,來世過得更好;生生世世不斷進步。長遠利益是決定勝:解脫生死輪迴和成就佛果。


佛陀認為,人生的禍患、苦難的根源是愚癡無知和由此而產生的錯誤的思想行為,因此,消除禍患、苦難,創造幸福快樂的根本妙法就是驅除愚癡的智慧,和由此而產生的正確的思想行為。消除苦難、禍患,創造幸福快樂的心,人人都有,從國王到乞丐,從人到動物,從生到死,苦苦追求的目標也離不開這個宗旨。

但卻往往事與願違,背道而馳,希望和行為結果相反,希望得到的卻得不到,不願碰到的卻離不開。發生這種情況的總根源,是愚癡無知和由此產生的錯誤的想法和錯誤的行為。

佛法教人正確認識人生和世事、正確對待自己和眾生世界,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即美德和慈悲心,開發明察事務本質的真智和正確處世為人的方便智慧,達到利己和利眾的目的。這就是學佛的目的和作用。


學佛法獲得成就的根本條件是什麼?

學佛法要想獲得成就,需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一)信為道源功德母。必須具備堅定正確的信念。

(二)求師為入道之門,尊師為成就之本。要尋找投靠一位品學兼優的師長(參照前文,善知識的標準),依法敬奉求學,嚴格遵守師長的正確教導。

(三)要嚴守戒律誓言,把守戒守誓當作修法者的第一生命。

(四)成功來源於精進,要有勤學苦練,奮鬥不止的毅力和決心。

具備上述四條,學修必獲成就。


佛教如何與整個社會的現代化進程相協調?

教確實面臨一個如何與整個社會的現代化進程相協調的問題。在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佛教應該而且必須借助於現代化的各種手段來弘法利生。但這一切的前提必須是:佛法絕不能以喪失自身的原則為代價去迎合世人;佛法也絕不能以降低自身的水準為條件,一味遷就現代人的各種生活習慣、思維習慣。在這些前提下,我們歡迎一切現代化的弘法方式。

但最主要的指導思想依然是,佛法的思想如果不能穿透時空的迷霧,佛法如果沒有揭示出宇宙的終極真理,佛法如果還要隨著世人分別念的改變而相應地被其所化,並不能化導世間學問與世人思想的話,這樣的佛法又怎能配稱為最究竟的智慧?故需要現代化的不應該是佛法的本質、佛法的思想,而應是把這一本質、這一思想盡最大可能傳播開來的工具;並且我們必須保證這種種現代化的工具不會日益侵蝕掉佛法的精髓,它們不應該喧賓奪主,它們只能被佛法所統帥,不能反而淩駕到佛法頭上。

如今的時代早已是科技的時代、電子的時代,為隨順世人日益變換的接收方式、聯絡及溝通媒體,佛法教育、傳播手段當然也要更上一層樓,以免落伍、跟不上時代發展。



(二)有可能產生的問題。

不過話又說回來,對這一過程中有可能產生的問題,我們也有著清醒的認識。畢竟,現代化的字眼背後絕不意味著毫無瑕疵、一片光明、皆大歡喜。

比如網路的應用就存在一些問題。佛教徒本應用它來搜集資料、解疑答惑,或開展網上教學、遠距離傳法等活動,但現在只要上網流覽一下就能發現,很多網站、很多網友都已把網路所提供的方便用來進行各種無聊的個人宣傳、個人攻擊以及庸俗的聯絡交友。再加上很多人把嚴肅的佛學辯論變成低俗的攻訐謾罵,凡夫的分別念原本就很增盛,大家又缺乏正知正見的引導,這樣一來,網路所提供給人的方便就要大打折扣了。何況對一個修行人來說,依止師長是非常關鍵的,藏傳佛教中要求弟子與上師之間應至少相互觀察三年。而在網路的虛擬現實中,這一條件如何得以落實?更何況一些佛教徒還通過網路學到了很多不好的東西,諸如增長了貪心、混淆了法與非法的界限、腦子裏塞進去一大堆無用而有害的垃圾、沉溺於遊戲等,這些都是我們在利用網路這一新媒體時所應注意的問題。



(三)用通俗易懂的現代語言對佛法進行詮釋的問題,也需從兩方面進行考察。

我們當然不反對用現代人容易理解的話語去解釋佛法。但我們擔心的是,佛經、佛法的原意會不會被有些人在這一過程中有意、無意地加以篡改。如果有人僅僅為追求所謂佛經語言的現代化,就捨棄了佛法的本來意蘊,只以自己的分別念為主幹,將自己的理解硬填充進佛法中,並以此而贏得了某些現代人的好感,則這樣的「通俗易懂」絕不應是我們奮力追求的目標。

背離了佛法的經教,剩下來的凡夫的分別念,不論在詞語上多麼貼近現代人的閱讀習慣,在思想上多麼富有所謂的現代氣息,其價值也無絲毫可取之處。《三摩地王經》中云:「眼耳鼻非量,色聲意也非,若此為正量,聖道復益誰。」這裏已非常清楚地指出了凡夫的分別念根本就是不可靠的。

因此,如果不依據佛陀的本意解釋佛法,只知用自己的分別念妄加揣測,如此這般的弘法方法怎能利益眾生。況且佛法中蘊含著非常深奧的道理,如佛經中云:「一根發塵端,不可思議剎,各形皆不一,彼等無混雜。」遇到這樣的道理時,世間語言恐怕難以揣測到如此高深的境界。此時為了隨順受現代物理學、天文學薰陶而長大的現代人的理解習慣,我們是不是要把這種不可思議的情境通俗化為二維空間、三維空間等的領域?以它們來類比佛教的時空觀是可以的,但不要讓人產生一種錯覺,以為科學才是衡量一切,包括衡量佛法的杠杆。現代科學在很多領域都無法與佛法相匹敵,而佛法中更有太多超離言語名相的地方。習慣於以通俗易懂的現代語言對佛法進行詮釋的人們,在碰到這些地方時,是要讓現代人感到佛法的不可思議,還是要讓他們感到佛法的不可理喻?當然,如果能在不改變佛法本義的情況下儘量使用現代語言,則是值得讚歎、稱揚的一種智慧之舉。


(四)人間佛教的建設綱領。

原本人間佛教的提倡是要把佛教從單純的書齋式研究、日漸繁瑣的學術化氣息、僅限於寺廟內部的流通、神神道道的怪異景觀、僧人遠離社會人群只進行逃避現實的所謂個體修煉等負面現象中解脫出來,並不是無原則地要把佛教硬塞到社會中去。在與社會相融合的同時,佛法提升整個人群精神境界、素質的任務,絕對不可「同流合污」一般地被世俗之海完全淹沒。而且歷來舉揚人間佛教大旗的漢地諸大德都是這麼孜孜不倦地獻身於佛法的弘揚與普及,並且已為佛教的振興打下了相當的物質及群眾基礎,他們將佛教從神學殿堂、純學術殿堂、偶像崇拜殿堂拉回現實人間的努力早已是有目共睹、成績卓著。但現階段一些提倡人間佛教的人士,卻有些背離先行者的既定方向,他們往往從皮毛上理解「人間」二字的含義,以為人間佛教就意味著佛教的極度世俗化。在「法法皆是佛法」的幌子下,他們庸俗化地誤解了「佛法不離世間覺」的本意。對普通凡夫而言,在他們簡單化地高舉法法皆是佛法這面旗幟的同時,不知他們是否已去除掉自身的執著與分別念?在未斷除執著與分別念的前提下,法法皆是佛法的提倡,很容易就會被人們用來裝飾自己世俗化的種種言行,還美其名曰「佛教現代化」。

續佛慧命之基礎在寺院,在發揚講經說法、聞思實修之傳統的寺院,按嚴格標準培養出一批批能弘法利生的僧才,佛法如果只知入世、不知出世為何物,這樣的佛教豈不是要讓人永遠深陷於輪迴的泥淖。那我們就沒有必要再去學佛,因它跟一般的世間倫理、道德、哲學以及一切自然、人文學科已無有什麼不同之處。

其實人間佛教宣導人之一的太虛大師,早就預見到了這一理念有可能被人庸俗化的後果,他在十九世紀的二三十年代就指出,他所謂的革新佛教應「是以佛教為中心,而適應現代思想文化所成的新佛教,」如果「失去了佛教中心的思想信仰,」流於極端世俗化,則也就失去了佛教存在的意義。他還具體指出了人間佛教的建設綱領:個人由奉行五戒十善開始,進而四攝六度,信解行證而成佛果;同時每個人都要「去服務社會,替社會謀利益」,一方面以個人人格影響社會,一方面合力淨化社會,以達成建設人間淨土的目標。


一個佛教徒,除非他已然是個大成就者,否則剛一開始學佛修行就在滾滾紅塵中摸爬滾打,最終的結果恐怕不會是一個歷經千錘百煉的修行人的脫穎而出,倒是一個與凡夫俗子無什兩樣的「現代人」的長大成人。佛法如果為了吸引現代人,為了不被現代人譏笑為落後,為了暫時籠絡住不願遵守戒律、不願苦行修道、不願聞思深奧難懂的佛理、不願與自我作最頑強鬥爭的某些現代人的思維習慣、行為方式,為了整個世界都已越來越物質化、機械化,為了人們的欲望越來越增盛、性格越來越懶散、我執越來越嚴重,就放棄了嚴格的戒律、修行者必須多年聞思修的要求,以及思想與行為上必須克服種種人性弱點的修行過程,而一味投身於世間的濁流,那麼不管你給它此刻是安一個佛教現代化的名稱,還是賦予它人間佛教的美名,都不能改變一個也許用不了多少時日就會暴露出的事實: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在佛法與現代生活全方位擁抱在一起的時候,佛法如果主動讓出了自己的尊嚴與駕馭權,最後的結果便只能是形象佛法的大量應世,以及佛法與世間法則的同流合污。


有人說佛教是「無神論」,但佛教中有眾多神、佛,對此問題如何解釋?

首先,佛陀不是神,而是覺悟的人,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

其次,「有神論」和「無神論」的所謂的「神」,不是指一般的神,而是指作為世界本源的「精神實體」或「創造世界」、創造人類的大梵天、濕婆、上帝之類的神,是掌握世界成毀和人類苦樂命運的神。佛教不承認作為世界本源的精神實體和創世造物主的存在,主張業力論緣起論,因此,佛教的基本精神屬於無神論。

「業」指心理、語言、行為活動,指人類的各種活動。「業」是有意識的活動,即意識支配下的活動。眾生共同的環境——世界是共同的業力形成的,個體的五蘊之身是各自的業力形成的,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的環境和生命均屬業力的造化,故說「三界唯識」。「三界唯識」的「識」是指眾生的「意識」,因為造業離不開意識,所以,只說業的主體意識,不說業力——這是中觀家對「三界唯識」這句話的解說,唯識宗對「三界唯識」這句話有不同的理解。但若過分誇大意識的作用,就會滑向外道的「神我觀」和「絕對精神」的錯誤的深淵。

佛教認為有無數的佛菩薩和諸佛菩薩的化身,也有眾多欲界、色界、天人、阿修羅、無色界天、餓鬼道眾生、藥叉、世間眾神、幽靈等等。有的可見,有的肉眼不可見。這類生靈構成了非人類的隱形生靈世界,其中除佛菩薩的化身外,都是眾生。有的人不承認肉眼看不到的事物的存在。如果他們這種看法正確的話,非可見光,紅外線、紫外線、宇宙線、電磁場、引力線、只有頭髮絲的億萬分之一的基本粒子群、四維以上的空間等,都要統統否定,這豈不可笑?


有人說:「佛教是唯心主義。」這話有道理嗎?

對佛教這種內涵十分廣闊的人類文化,扣上一頂簡單的,只適應於哲學分類的名詞——唯心主義的帽子,不但是一種簡單粗淺的作風,也是一個無法提出充足理由的非科學性概括。

凡思想方法嚴謹的學者對這類十分複雜的思想文化現象,不會做出簡單輕率的評判。就拿佛教內容來說,包羅萬象,有的問題可以用哲學思想來衡量,有的問題不能用哲學思想衡量,如佛教藝術、音樂、舞蹈、繪畫等怎能用唯心、唯物的尺度來衡量。倫理道德價值觀念,也不能用唯心、唯物來衡量其優劣。

馬恩著作中對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概念的使用範圍有嚴格的限制,說僅僅適用於物質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的時候,不能亂套、亂用。就佛教的哲學思想而論,就有毗婆論、經部、唯識、中觀四個不同的派別。

從唯心論和唯物論的根本標誌,物質存在和精神存在哪個是第一性的主張來衡量,小乘毗婆沙、經部、大乘中觀宗都無法劃入唯心論範疇,因為這三派都承認獨立於精神之外的客觀存在,並認為心因境生,無境心不生的觀點。「境」指物質世界,客觀存在,「心」指主觀意識。中觀論將主觀和客觀、物質和意識視為相對的存在,二者是相互對立,互為依存,有則俱有,空則俱空的對立統一體。按照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劃分標準衡量,毗婆沙和經部屬於唯物主義,中觀宗屬於辯證唯物主義,怎能把佛教簡單地劃入唯心主義的哲學範疇呢?符合客觀實際的說法應該是,佛教哲學中既有唯心論成分,也有唯物論和辯證法成分,不考慮這種實際情況,一口斷定是「唯心主義」是站不住腳的。

 那麼,究竟唯心主義是不是全是錯誤的呢?恐怕也不能這樣簡單地下結論。凡是一種哲學思想都有通過思辨建立的各自的理由,從某一個角度來看是錯誤的東西,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未必是錯誤的;在宏觀世界中看來是絕對正確的東西,在微觀世界領域也許會變成徹底的錯誤。如經典物理萬有引力理論,在原子以上宏觀物質領域似乎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但在本世紀以來由於亞原子領域以及量子場的發現,卻遭到推翻。物質的實在性原則也在基本粒子的研究中產生了懷疑(詳見美F·卡普拉著的《物理學之道》一書)。在四維空間時空連續體的理論中三維物體已成了相對的存在。

 在美學領域,唯心論的觀點具有很高的權威性。柏拉圖、康得、黑格爾、貝克萊、休謨、湯瑪斯、叔本華、尼采、胡塞爾、薩特、海德格爾、雅斯貝爾斯、柏格森、羅素、維特根斯坦等許多古希臘和近現代西方著名的哲學家,其中很多都是具有卓越貢獻的自然科學家和優秀的學者,他們在物質和精神的關係上統統倒向唯心主義。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他們不懂科學,還是精神不正常呢?問題並不那麼簡單。


對他們採取簡單否定的辦法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在多樣化的世界和多元化的思想文化體系中,每一種思想都有它產生和存在的一定道理,任何事物都有相對性,絕對的正確和絕對的錯誤是不存在的。


「空」是什麼都沒有嗎,佛教是虛無主義或唯心主義嗎? 有人說:「佛教講四大皆空,是虛無主義。」這話有道理嗎?

這完全是誤解,是望文生義,沒有深入經、論的結果。

 很多人只從字面上瞭解佛教,甚至許多學術界的人士,都認為佛教是「虛無主義」,這種看法,由來已久。「空」的意義深奧難解,沒有相當高的慧根悟性的人,對「空」的意義容易產生誤解,墮入頑空,導致否定因果業報、善惡和三寶的作用等,反而造惡業。故對慧根低下、思想不成熟的人,說空也是違犯菩薩戒的。為了消除對佛教教義誤解,對「空」作一簡明介紹。

 佛教哲學將一切事物,即萬法,分為性相兩個方面:「性」是事物的自性,「相」是事物的現象,現象就是世俗智慧認識到把握到的事物的表面現象。「自性」是經過理性思辨才能認識的東西。佛教中世俗智所認識到的事物,稱做俗諦,聖智和思辨所認識到的事物的自性稱作理諦勝義諦。事物的現象或現象事物,按世俗智的標準,全部承認其有,世俗諦如三界六道,苦集滅道,生死輪迴,業力受生,因果報應,世間法與出世法等等,不能說它不存在,包括「自性」、「自我」在內,在世俗諦中無法否定它的實際存在。若不承認世俗諦事物的存在,就會墮入否定一切的頑空,這是佛家最反對的。

 事物的「自性」有兩種,一種是世俗習慣上稱謂的「自性」,如人、動物、山、水、樹木、房子等等,都有它各自的「自性」,因為有這種物自性,才不至於相互混淆,才名具不同的形象和作用。對這類「物自性」,佛教從來不否定,那麼「空」是指什麼呢?

是指一種「特殊自性」的「空」(無自性)。「特殊自性」是指一種不依賴任何事物的單一、獨立、自在的物我自性。這種「特殊自性」觀念是一種無明形成的虛妄觀念,實際上並不存在這樣的自性。實際情況是,包括物質和精神意識在內的一切事物都是眾緣和合形成的現象——即「緣起」。既然一切事物都是緣起之物,怎麼會有不依賴眾緣的單一獨立自在的自性呢?既然沒有單一獨立自在的自性,這「自性」不就是「空」嗎?——這就是從思辨的方法認識的「緣起性空」之理,但從思辨的角度認識的空,不是理諦「真空」,而理諦的真空是開悟後的聖智的直覺經驗,不是空有的對立,而是「空」就是「緣起」、「緣起」就是「空」的空有統一境界,這是思辨智慧無法解決的一個難題,性空的難悟也正在這裏。

總之,四大皆空或「緣起性空」,既不是外行所理解的「虛無主義」,也不是思辨性的色空彼此不能相容,而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色空為一體的直覺經驗。顯然,把佛教的「空」理解為虛無主義,不符合佛教基本學說的本來含義。 此「空」並非與「有」相對之「無」,而是超越有、無二端之「空」,故空不可被誤解為虛無主義之「無」 。

 當代佛教僧團或組織大多都繼承了歷史上佛教中的主流思想,不把世界看成是虛無的,而是強調世間事物的互相依存,強調事物的因緣關係,否定世間存在一成不變的東西。多數當代佛教團體或組織的所謂「空」,也主要是強調世間事物(包括人的地位、財富、生命)不是永恆存在的,人不應當過分執著那種根本不存在的永恆不變的世間事物,強調實現佛教的理想並不是去追求一種與現實世界無關的境界,而是要在現實世界中去實現佛教的理想。顯然,從這種對佛教有關世界本質理論的理解出發,人們在社會中的活動就是有重要價值的,有意義的,因為世界並不是絕對的虛無。人們在現實世界中有益於民眾或他人的活動,與佛教徒對其理想的追求並不矛盾,在許多方面有一致之處。佛教的這種關於世間事物(人的地位、財富、生命等)不是永恆存在的「空」的觀念,對於引導當代人以一種豁達的態度對待自身利益,減少因社會的激烈競爭而導致的許多矛盾、衝突等不良後果,有著積極的作用。

 換言之,親證「空性」,是為了開顯智慧,斷除我執、煩惱,不再損人利己。


佛教徒可以拜土地公及龍神嗎?

地神、國神及山神等只是六道眾生的一種,它們大部份屬於餓鬼道的轉生,只是比較有福報而已。

這些眾生的能力有些會比人間的眾生為大,能夠為我們帶來一點眼前的利益,或者也能傷害到我們,但最終來說,它們並無能力令我們脫三惡道苦,也不能令我們脫生死輪迴,更莫說令我們得證無上佛境了。

龍神等其實亦只不過是有些神通變化的畜牲道眾生,它們並無能力令我們得到究竟的福樂。這些眾生與我們的情況是相似的,並無自主生死的能力,亦沒有圓滿的悲心與智慧。依止它們的人,頂多只不過能在現世中得到少許利益,但在死亡後,由於依止的心故,或許會轉世成為這些眾生的奴僕下屬,所以並無究竟的益處。

作為正信的三寶弟子,我們既依止了佛寶,就不應再依止天道及其他道的眾生,何況比我們還糟的三惡道眾生!如果我們並不生起依止的心,而單是對它們作一些供養,祈求它們幫助我們得到眼前世間利益,嚴格上來說這並未算是違背依止三寶的學處,但其實亦並無這樣的實際需要。

只要我們一心依止三寶,自然能得到世間與出世間之利益,不需另行依賴凡俗的世間眾生賜予福報。若果我們真的要去供養地神及龍族等,應以平輩的身份,尤如向一位有勢力的朋友送禮的心念,但我們不需祈求它們令我們未來生能得益。這些眾生連自己的未來生亦不能自主,如何能幫到我們呢?這些眾生與我們一樣,在得到尊重供養時,會以它們有限的力量為我們帶來一些眼前好處;在我們停止供養或得罪了它們時,它們會加害復仇,因為它們一樣有凡夫的嗔心及貪欲,並不具有佛陀的悲心。



佛教徒是否可以拜祖先?

佛法教導我們必須孝順及尊敬父母與先祖,但卻沒有說要對他們的照片或骨灰上香及供奉。

很多人把祖先的骨灰放在家中天天上香,也有人把祖先的遺灰放在寺廟中,這些敬祖的方法並不符合佛教傳統。

在父母及祖上往生後,我們應該代他們供僧及布施,也可以代他們供佛及延請僧人誦經,這樣做可以為他們帶來利益,令他們得生於善道之中。此外,最直接及有效之利益祖上的方法,是善用自己的身體。我們的肉身是由父母的身體而來的,他們的身體又源自我們之祖輩,所以我們與祖上歷代的血脈有著直接的關連。如果我們能利用自己的身體行善的話,因著以上所述的關係,對血緣祖上的利益遠比其他善行為大。

怎樣利用身體行善呢?

例如禮佛及捐血就正是身體上的善行了。禮佛正是藉著這個由祖先血脈而來的身體來積聚功德。捐血也是一種最能利益祖先的善舉。它的本質是身的布施,可以積集功德,同時又能幫助其他人。這個參與捐血的身體,乃至所捐的血,其實正是祖輩及父母之身體的延伸,所以他們也會得以直接積聚功德。

祖輩既然已經往生,他們的神識就早已轉生於六道中其中的一道,不再是他們以前的身份了。所以,我們向祖先祈求保祐是沒有意義的,他們也不可能會接到我們的供養物品。至於骨灰的處理,西藏的做法是把它混和泥土而造成小泥佛像。這些泥佛牌會被裝入一間小屋中。在不能做到這種處理方式的時候,也可以把骨灰撒在聖地的乾淨土地上或川河水之中。

佛陀並無教示我們要對骨灰供奉叩頭,而這樣做對祖輩往生後之處境只會有害處,完全沒有益處。佛經中有一個典故正是教示我們不要對先人的骨灰供奉禮拜的,否則會為已轉生了的祖輩帶來很大的痛苦。對已亡的父母及祖先,我們應心存感恩而代作善行,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在父母在生時要隨順他們,令他們歡喜。在父母死後才哭著上香,其實是沒有什麼大意義的!


為什麼敲木魚?

表示不貪睡,要精進,不懶惰、懈怠。


作為佛教徒,是否仍然可以參與民間的拜神儀式呢?

皈依佛、法、僧三寶,就成為了一個佛教徒,佛教弟子有幾件事是不應做的,也有幾件事是應該努力去做的。

既皈依了三寶中的佛寶,便不可以再皈依外道天神、鬼及「非人」等等。

民間的信仰也有多種。有些寺廟供奉觀音、彌陀及藥師佛等,我們去這些地方參拜供奉都沒有問題。

有些地方供奉的對像,在佛法上定義為天界的眾生,也有些地方是供奉畜牲、「非人」及鬼道眾生的。有的家族本來是供奉狐狸精靈的!在東南亞地區,也有很多供奉鬼道及「非人」的民間寺廟。一般來說,朝拜供奉鬼道、「非人」及畜牲道眾生的廟宇,我們還是不去為妙!

這些眾生,依修持佛法及福報的角度來說,它們還比不上生於人間的我們。它們或許有些少的神通力量,能夠為我們帶來一些小利,但長遠來說,供奉它們對我們只有害處而沒有真正的利益。所供奉的民間神明,例如天帝等等,在佛法上視為天界眾生。他們的福報及能力比我們大得多,也的確有能力令我們得到些少今世的利益。

然而,天界的眾生仍然是被縛於生死六道內的眾生,一樣要經歷生死的變幻。這些眾生只能給予我們一點今世的小利益,卻不能協助我們解脫輪迴或成佛,也沒有佛陀的圓滿悲心及智慧,所以並非堪受皈依的對像。

天界的眾生與人類一樣,有著親疏友敵的觀念。如果你天天去供養禮拜,他們有能力為你帶來一些短暫的眼前好處;如果你有一天忘了供養,他們也有可能會發怒而加害。簡而言之,三寶弟子要認清應該皈依的對像,不要隨便跟著人到處拜拜。如果家中有拜神的習慣,我們也毋須為此與父母作對,應該好好地解釋。如果實在沒有選擇的話,我們勉強也可以入鄉隨俗及恒順父母眾生的心態去上上香,供上一點食物,心裏應存著向同輩送禮的心態,這是不違反皈依學處的,但絕對不應在心中生起依止的念頭。


為什麼供花和水果?

表示要明瞭凡事皆有因果,修善因得善果。

造惡業,必得惡報。不必怨天尤人。

供花也是相貌端正、美麗的緣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