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13, 2015

「空」是什麼都沒有嗎,佛教是虛無主義或唯心主義嗎? 有人說:「佛教講四大皆空,是虛無主義。」這話有道理嗎?

這完全是誤解,是望文生義,沒有深入經、論的結果。

 很多人只從字面上瞭解佛教,甚至許多學術界的人士,都認為佛教是「虛無主義」,這種看法,由來已久。「空」的意義深奧難解,沒有相當高的慧根悟性的人,對「空」的意義容易產生誤解,墮入頑空,導致否定因果業報、善惡和三寶的作用等,反而造惡業。故對慧根低下、思想不成熟的人,說空也是違犯菩薩戒的。為了消除對佛教教義誤解,對「空」作一簡明介紹。

 佛教哲學將一切事物,即萬法,分為性相兩個方面:「性」是事物的自性,「相」是事物的現象,現象就是世俗智慧認識到把握到的事物的表面現象。「自性」是經過理性思辨才能認識的東西。佛教中世俗智所認識到的事物,稱做俗諦,聖智和思辨所認識到的事物的自性稱作理諦勝義諦。事物的現象或現象事物,按世俗智的標準,全部承認其有,世俗諦如三界六道,苦集滅道,生死輪迴,業力受生,因果報應,世間法與出世法等等,不能說它不存在,包括「自性」、「自我」在內,在世俗諦中無法否定它的實際存在。若不承認世俗諦事物的存在,就會墮入否定一切的頑空,這是佛家最反對的。

 事物的「自性」有兩種,一種是世俗習慣上稱謂的「自性」,如人、動物、山、水、樹木、房子等等,都有它各自的「自性」,因為有這種物自性,才不至於相互混淆,才名具不同的形象和作用。對這類「物自性」,佛教從來不否定,那麼「空」是指什麼呢?

是指一種「特殊自性」的「空」(無自性)。「特殊自性」是指一種不依賴任何事物的單一、獨立、自在的物我自性。這種「特殊自性」觀念是一種無明形成的虛妄觀念,實際上並不存在這樣的自性。實際情況是,包括物質和精神意識在內的一切事物都是眾緣和合形成的現象——即「緣起」。既然一切事物都是緣起之物,怎麼會有不依賴眾緣的單一獨立自在的自性呢?既然沒有單一獨立自在的自性,這「自性」不就是「空」嗎?——這就是從思辨的方法認識的「緣起性空」之理,但從思辨的角度認識的空,不是理諦「真空」,而理諦的真空是開悟後的聖智的直覺經驗,不是空有的對立,而是「空」就是「緣起」、「緣起」就是「空」的空有統一境界,這是思辨智慧無法解決的一個難題,性空的難悟也正在這裏。

總之,四大皆空或「緣起性空」,既不是外行所理解的「虛無主義」,也不是思辨性的色空彼此不能相容,而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色空為一體的直覺經驗。顯然,把佛教的「空」理解為虛無主義,不符合佛教基本學說的本來含義。 此「空」並非與「有」相對之「無」,而是超越有、無二端之「空」,故空不可被誤解為虛無主義之「無」 。

 當代佛教僧團或組織大多都繼承了歷史上佛教中的主流思想,不把世界看成是虛無的,而是強調世間事物的互相依存,強調事物的因緣關係,否定世間存在一成不變的東西。多數當代佛教團體或組織的所謂「空」,也主要是強調世間事物(包括人的地位、財富、生命)不是永恆存在的,人不應當過分執著那種根本不存在的永恆不變的世間事物,強調實現佛教的理想並不是去追求一種與現實世界無關的境界,而是要在現實世界中去實現佛教的理想。顯然,從這種對佛教有關世界本質理論的理解出發,人們在社會中的活動就是有重要價值的,有意義的,因為世界並不是絕對的虛無。人們在現實世界中有益於民眾或他人的活動,與佛教徒對其理想的追求並不矛盾,在許多方面有一致之處。佛教的這種關於世間事物(人的地位、財富、生命等)不是永恆存在的「空」的觀念,對於引導當代人以一種豁達的態度對待自身利益,減少因社會的激烈競爭而導致的許多矛盾、衝突等不良後果,有著積極的作用。

 換言之,親證「空性」,是為了開顯智慧,斷除我執、煩惱,不再損人利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